《幼儿园家园共育指导》一书中写道:“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参与课程建设有益于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,把家长整合到幼儿园的教育中,形成教育合力,更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。”在实际教育现状中,我们经常会停留在以幼儿园主导的层面,对家长的教育力量不够信任,忽视了家长的课程生发力,其话语权和教育理念未得到充分重视。对此,我园尝试新改革,鼓励教师支持家长向前,促家园两大主体协同合作,形成1+1>2的教育机智。
一、缘起:发现兴趣 主动引导——家长关注幼儿探究兴趣
周一来园,东东迫不及待地讲起地铁,说到兴奋时会手舞足蹈比画着,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。离园时东东妈妈主动介绍了缘由,周末全家乘坐刚开通的“西海岸快线地铁”去逛有名的“泊里大集”。东东对地铁颇有兴趣,回到家还约着小伙伴继续去地铁探秘。东东妈妈越说越激动,能看出她对孩子的探究行为很惊喜。兰老师肯定并支持她继续跟随孩子兴趣,让探究更深入。
分析:以往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过多依赖幼儿园,认为自己只能配合,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身份认识不足。我园摒弃这一思想,鼓励家长关注孩子兴趣点,保护孩子求知欲。我们欣喜的看到像东东妈妈这样参与幼儿探索,并乐于与老师交流的家长不断出现。
二、推进:共同参与 深度探究——家园合力推进课程实施
因为东东的号召,许多孩子加入地铁探索队伍中,兰老师静心观察,记录下孩子们的情况反馈给家长。家长们产生了和孩子共同探究的愿望,并期待碰撞出火花。
于是,以友好小组为单位地铁探秘之旅拉开序幕。家长们提前讨论乘坐地铁的安全事项,梳理有待解决的问题,在探秘时用手机一路捕捉精彩瞬间,并发送至班级群里。顷刻间,班级群热闹起来,已然成为地铁探究大本营,通过家长们的镜头,我们能看到孩子们不仅对地铁车感兴趣,还对进站口、安检机等有着深入观察。可喜的是,到达目的地后的户外野餐时间,家长们引导孩子交流所见所想,并决定将未解决的问题在返程时向地铁工作人员寻求帮助,最终通过实地观察采访、查询资料等方式成为“地铁小专家”。
分析:家长完全有能力支持和推动幼儿活动,并在过程中彰显良好优势,比如带领幼儿社会实践,通过亲身体验,更为直观地获得新经验。兰老师则选择成为一个幕后支持者,认同家长的活动安排,适时向家长反馈幼儿情况,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推动进程。
三、导行:家园配合 相互支持——共同推进的深层次探究
在风风火火开展了一段时间地铁探索之后,兰老师发现孩子们的话题开始辐射,对各种交通工具都颇感兴趣。家长也提到孩子会要求坐一坐公交车、收集各种汽车模型……一时间,孩子们兴趣点爆棚,家长虽然有点招架不住,却又不想影响孩子探究热情,于是东东妈妈作为代表联系到老师寻求支持。
其实,兰老师对活动发展始终保持关注,当家长抛来相互支持的橄榄枝时,立刻做出回应。一日生活中创设交通工具主题活动,以表征、搭建、社会情境等游戏内化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。同时,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,将幼儿活动情况向家长展示。在兰老师提议下,家长根据孩子对交通工具的喜好划分小组,新一轮研究热潮在班级翻滚。
分析:家长参与层次影响教育效果,如果仅仅是家长会、开放日等活动,家长的价值就只停留在表面,无法得到充分体现。本次活动层层推进,从中不难看出,家长围绕幼儿兴趣点展开的研究已经具备课程的雏形,家长在教师支持下不断整合教育资源,逐渐实现了教育理念的革新。
四、反思:转变理念 家园携手——家长力量优化家园共育
这是一场掷地有声、具有崭新意义的家园合作,家长切实感受到教育的真谛。兰老师与家长共同承办课程沙龙,共同清晰研究脉络,感受家长对课程的支撑,体会孩子的真探究和真学习。
老师精心制作课件呈现了此次活动始终,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勾起了家长的回忆。看到孩子一点点积累经验获得成长,有的家长因为感受到陪伴的美好而眼眶红红的。兰老师还将整理的班本课程“有趣的交通工具”初稿向大家展示,家长们无不惊讶,没想到本次活动能编写课程,在感谢老师教育智慧的同时,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,纷纷表示会以此经验为指引,由教育的跟随者变为教育的发起者,家园携手支持幼儿发展。
通过此案例,我们进行了深度的反思。
一是帮助家长实现角色转变:由跟随者到主导者。当今家长的年龄层次多为90后,他们的观念超前,对生活有热情,重视与孩子的沟通,关注孩子的兴趣。所以,家长完全有能力,也乐于成为活动主导者,而不仅仅是跟随者,教师也要适时对家长放手,促进其角色转变。
二是相信家长教育力量:构建新型家园关系。教师要转变观念,不要潜意识中把家长当作被动的教育对象,要本着平等对话、民主沟通、相互尊重的原则,听取家长心声,积极采纳家长的新观念、新想法,构建互相助力的家园关系。
三是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:实现优质协同育人。 本案例中,家长及时发现幼儿兴趣,给予正确引导,与老师形成了教育合力;老师则辅助、支持家长,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胜任力,使家庭与幼儿园彼此补充、相互作用,共同促进幼儿成长。
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中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,幼儿园具备教育的专业优势,家长也愿意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中来,从而形成教育合力,实现优质家园协同育人。
来源:《幼儿园》2024年12月
作者:青岛市北区无棣路幼儿园 郭淑鑫